# 2019 已落幕,2020 再出发

# 快速导航

# 前言

年末将至,新年伊始,有必要去回顾一下过去这一年的大大小小的事,无论是喜是悲,皆是一种经历,有些东西值得流连忘返,有些事情值得痛定思痛,有些事情更是值得砥砺潜行。

曾今年初立下的 flag,年尾如今兑现的 KPI,每次校验时,不禁都是三连叹. 2019 年可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,大到国家,小到企业,个人.

借鉴雷军那句,“站在风口上,猪都能飞起来,风过后,死的都是猪,每当潮水过后,看谁在裸泳.“。能够屹立不倒坚挺到最后的,都是猪坚强,是了不起的。

环境趋势是不可变的,要顺势而为,但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却是可以的.

如果说,2019 年,这一年有什么变化,我觉得自己应该是比以往更加平静,多了一些见识,少了一些浮躁,有焦虑感但也不至于那么无所适从了。

相比于往年个人 GDP 有所增长,但依旧远远是不够的,打开链家,在看看银行卡余额,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想象.

但最重要一点是比以往更帅了. 追逐内心,更多的关注自己,在自己身上寻求更多的可能,从而创造一些惊喜

# 如果内心浮躁,那么就多读点好书吧

杨绛先生,曾经说过,很多问题在于读的书太少,而想得太多. 以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,还轮不到比拼天赋。很多时候,不得不承认,更多比的是执行力.

当琳琅满目的数据信息过载时,人一旦选择多了,就容易变得无所适从。人云亦云,慢慢变得懒于思考。

人与人之间无论是交流还是互怼,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,互联网上总有人把你想说的话,都说了,而且还令你刻骨铭心.似乎是为你量身定制的

不吵不闹,给你甩个链接过去,让你自己体会去. 而这种被动接受的东西,其实想想是很可怕的。

而手机也越来越像人体的器官一样,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任何风吹草动,媒体信息无孔不入,即使你不想知道,也能上头条.

尽管你想屏蔽所有,但身处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,是不能只顾低头拉车,不问世事的,我觉得更多是在于自己怎么过滤和筛选,提取有效的信息,为自己所用.

2019 年,值得一提的是,读了一些书,阅读纸质类的书变少了,电子书却多了,比起刚毕业那时,满脑子的是技术类书籍,现在更多的是交叉性的阅读,总共累积读完了 43 本(从 17 年到现在,纸质书籍不算),有技术,财富,生活,经济,金融等,可大概分为两类,技术(硬技能)与非技术(软能力)

书籍 书籍 书籍
在这里并不是为了在人前显摆什么,跟互联网上一些厉害的人比较起来,阅读量是非常贫乏的,没有对比,就没有伤害,如果我们有着共同的属性和爱好,我是非常愿意与你一起探讨的。上可聊代码技术,下可谈柴米油盐.但是有自己的底线.

微信读书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,极懂人性又很商业,如果说微信连接了人的社交关系,有些私密性,那么微信读书却打开了另一个社交的缺口.

都知道人外有人,山外有山,同样,在微信读书的世界里,也是如此,书外有书.你是能够找到朋友的朋友.寻找到圈子的共性的

对于有些人来说,它仅仅只是一个阅读 app,但是对有些人来说,却是一个极棒的营销变现工具.书里面留下的印记,甚至一句评论,如果细心发现,都不忘带上自己的 ID,自古评论出人才,有交流碰撞,就会产生智慧.

架子上的书有很多,就像收藏不等于学会一样,会定期的清理书单,不想看的直接就 pass 掉,做减法

其中很多书都是值得反复品读的,比如非技术类的书籍:《富爸爸,穷爸爸》,对于当今社会发生的一些事情现象,不仅生活观,财富观等,它都会给你带来很多启发。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要践行。

翻阅已读完的书,发现对于能够直接影响财富,关乎自身,是读得最多的.这种影响或多或少都是潜移默化的.

比如:花钱的理念,硬技能的提高,对于技术性的投入,我从来都是不吝啬的,买东西,是预先付款,还是货到付款,是用你产生的收益去支付你的负债等。

在决定购买一件东西之前,先询问下自己,这是我需要的?我有其他更好的选择?比如曾今有人给你发 pdd,砍几刀.有人说,评判一个人有没有在向生活低头?看有没有给你发 pdd

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,当我自己也用完后,发现真香.一样的东西,在不同的平台上,价格却不一样。

虽然不可否认,有低质量冒牌劣质产品,但是如果从实用性的角度上讲,它至少是可以用的,有些东西,并不是价高者好,东西的价值是人去衡量,赋予的

你认为它值,它就是值.换了个马甲,套了壳,价格就上去了,人们很容易被外在的东西所欺骗,这就好像中秋佳节送大呷蟹的,都包装自己的东西是产自阳澄湖的.

谁知道背后是不是从哪个池子里捞出来的,这个不得而知.

超市里买的大葱就比地摊大妈那买的葱香一样,具体的东西要具体衡量。

成本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匹配度,也许有的人以使用高价为荣,低价为耻,有时候,这都是标签与商人下的套路,或者说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.平台也一样,人与人之间也一样,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互相建立信任。

如果成本几十元的东西,放在某某店上,卖个几百,几千,我觉得那是在行骗.这种平台或者交易往往是存活不长久的.

如今 pdd 的成功绝非偶然,某种程度上,也可以说明,谁重视草根,赢得中低产用户的支持,谁就能够在市场中赢得最后的胜利. 曾今那些有多么鄙视 pdd 的大品牌,你会发现,很多都放下了自身的身段.慢慢的也开始入驻了.

背后显现的是,流量决定价格. 曾今看到这么一句话,大牛互相抱团,屌丝互相拆台,穷人赚钱然后花钱,富人花钱然后赚钱。如果你有仔细体会,和观察周围,自己多少就会有所感受,太真实.

比如:最近这两年,那些做社群服务的 IP 大佬,两个陌生人基于共同爱好走在一起,相谈甚欢

如果想要走得更远,那肯定是基于某种利益.互相之间有彼此的资源需要,这无论是精神上面的还是物质上的

或许有的人看不惯,拆台,甚至痛骂,一些大佬毫无底线的进行收割,成天吹捧着自己某 xx 时间.

也许因为偶像的一张学习海报而信以为真,结果收获达不到自己的预期.此刻,心里便埋下一颗怨恨的种子,对任何事情都觉得是一场骗局.

其实,有时候,我觉得不必较真,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,人家只是一个宣传者,至于最终的决策,还是在于你自己.

试问谁又没有被收割过的.哪怕那些身经百战的精英分子,不也得要交学费么。就像国民老公王思聪,失败了叫实习试错,当然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是经不起他这样的成本考验的

就像有一段话讲的很确切:"你永远赚不到,超出你认知范围的钱,除非你靠运气,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,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输掉,这是一种必然

你所赚的每一分钱,都是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的变现,你所亏的每一分钱,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所缺陷。

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就是在于: 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认知的时候,这个社会有 100 种方法收割你,直到你的认知和财富相匹配为止"

换句话说,但凡不是通过财务知识赚来的钱,都是不长久的.过去的一夜暴富很容易,但如今一贫如洗却很简单.

言归正传,有些人可能觉得读书,没有什么用,总是看着别人的故事,厉害的永远都是别人.

现实还不是该干嘛干嘛的,晚上想着千条路,早上起来走原路,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现状,如果从短暂时长来看,的确是这样的,我个人觉得,那是因为读得太少,践行得不够.往往读完一本书,你是无法如书中所言,变得如何厉害的

就像自己也看了不少技术类的书籍,看了多少书,写多少博客与代码写得有多好,并没有什么关联,但为什么又要看?

因为它更系统.读一个人的博客,他的输出可能有所保留,但是阅读一些书,对于作者而言,他是毫无保留的进行输出的,每一本书,都是个人自我品牌建立的体现.智慧的沉淀.

敷衍与浅薄,用心与粗糙,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其实写文章也是如此...

某个时候,看到别人那样写,哦,原来还可以这么搞,有这么一淫技的

就好比你看完了 N 多本设计模式,依然写不出设计模式的代码的.它并不是千篇一律的,只是针对某些特定的问题,前人归纳出来的一种开发方式。

当某类问题频繁出现,考虑到复用性,索性就封装一下的,遇到此类的问题时,你就按照这种方式去写,就可以了

对于非硬性类技能的书,确实绝大多数时候,读过了就读过了,just so so 而已,但只要做到其中的一两条,能够影响到你自己,我觉得就够了,思想决定行为,行为能决定动作.

如果自己能够进行二次输出,那就更深刻了,但凡我读过的,我都会进行二次输出,结合自己的见解,并且要去验证和践行.

读《富爸爸,穷爸爸》后感(四)

读《富爸爸,穷爸爸》后感(三)

读《富爸爸,穷爸爸》后感(二)

读《富爸爸,穷爸爸》后感(一)

比如:之前我看了不少基金投资理财类的书,我便会小试牛刀

尽管人家的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,但总有一些道理,虽然不一定正确,但至少能让自己少踩些坑,不是毫无根据的瞎选,怎么去做资产配置,既要平衡风险,又要实现资产利益的最大化,例如:你手里有 10000 块钱,你怎么去做分配?

有的人可能会直接孤注一掷,那是勇气和魄力?但我想说的是,那是赌徒的行为.行业里有个非常典型 4321 原则,按照比例进行分配选择。

适合自己的投资法则才是最好的,光靠投资理财是暴富不了的,最主要的目的,是实现财富的稳健增值.不断的增强自己对钱的理解与运用

当然,在这实践过程当中,肯定是要交学费的.

财商是在遇到财务问题中不断锻炼出来的.这是一门终身值得研究的学问

玩过基金,股票的人,很多人可能喜欢盯着研究复杂多变 K 线图,也容易受舆论的影响,总相信自己,能找到某种规律,从而空手套白狼,实现一夜暴富.这种人其实有很多。

对于一个非专业菜鸟级别的人来说,我们是玩不过市场的,投资也是一件非常反人性的事情,追涨杀跌本身考验就是人性.

买基金也好,买股票也罢,决定是涨是跌的,是他们自家的核心产品,与其研究些什么 K 线图,那些专业的概念,不如用心选好公司.看好了哪个行业,该出手时就出手的。

其实,我觉得读书的意义,更多的在于教育自己,同时也是在探索人性的过程.

当你积累到一定的时候,它是能够变现的,而且是有很多种方式, 读书也不一定就得看书,我在很早的两篇关于社交圈的一点思考 链接关系,相互陪伴,见证成长

也有提到过,从专业的人那里提取有效的信息,为自己所用,也是一种非常便捷的方式.

无论哪个大小领域,都有大神,自己所认知的领域其实都是有局限的,也许在自认为熟悉的领域里侃侃而谈,但在其他领域里,你或许会一语不发.即使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,仍然存在着无尽的沙漠.

这就好像,很多人一提到做 IT 的,就认为个个是白领,在写字楼,电脑面前,如黑客帝国电影中一样的,其实,不然

IT 如今是一个很广泛的领域,有做硬件的(嵌入式,单片机等底层驱动开发的),软件的(底层操作系统,编译器,以及上层应用开发的,前端,后端等技术工种)

就如前端而言,有做 web 应用端的,桌面端应用,服务器端的,以及游戏端的,微信小程序端,原生应用,跨平台终端应用等的,如今的大前端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技术体系.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,随之也越来越复杂.

如果把前端比作是桌面上形形色色好看的菜,那么后端就是你看不见的后厨硝烟战场。

有人可能忽悠跟你讲,语言都是相通的,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.这句话都知道,但却是一句正确的废话.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,应用的迁移能力,用罗胖子话讲,u 盘式生存能力.

能达到这种程度的,绝对是相当厉害的,这种人是有的,但却是极少数。能够熟练运用,把自己当下的技术做到极致,我觉得就已经很厉害了的.

如今,社会专业的分工越来越明确,隔行是真如隔山,这就好像一个做 c++,java 的大牛,让他去写前端页面,数据交互,肯定是没有那么爽的.至少他需要去适应,跟新人一样去学,同样,做 React 应用开发,转向 Angular 开发,虽然跨度不是很大,但同样的,需要花大精力去研究.

所以,我觉得无论是对待人还是对待事,始终还是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.不要觉得自己无所不能,或许是有那么一点点成就,就到处跟别人谈自己,我已经站在了某项领域的顶峰

有时候,自已意淫下就好,但是不要信以为真.我们都容易陷入自己局限的认知并自嗨.

与人讲话,待人处事是一门充满艺术的学问,你的举手投足都藏着你曾读过的书,水深则流缓,语迟则人贵.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句话.

总之,不局限于眼前的苟且,尽可能的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,如果你内心浮躁,不妨多读点好书,开卷有益

我觉得它是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宁静的,或许往后的某一时刻自己的行为,也许来自你多年前看到的某一句话。在自己身上应验了.

在这里呢,我个人向大家推荐几本值得读的书:智者见智,仁者见仁.

技术类:

Nodejs 区块链开发,图解 HTTP,网络是怎么连接的..好的技术类书籍实在是太多了,个人还是觉得读纸质类的书深刻。

如果买了一定要抽时间去读,不一定要马上输出,在往后的日子里,或许就用到了的,在次输出也是不迟的.

书籍

非技术类:

结构化思考力,关键对话,认知突围,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,像男人那样思考,像女人那样行动等

富有盈余的同学可以买纸质书读读的,但是我个人是推荐读电子版的,说不上哪里不好,因为在买,自己房间就放不下了。

也可以微信读书:搜索 itclanCoder 加入书架,未来,我将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知识进行输出.期待我们思想上的碰撞.

# 痛定思痛与砥砺潜行

如果说痛的话,或许就是在时间利用方面,尽管自己也知道自律的重要性,但是真正能够做到,的确很难,比如简单的:定时早起,坚持多运动.但是熬夜的习惯已经少多了的

有时候,真的很好奇,那些厉害的人,是怎么做到那么多事情的,既可以平衡工作,又可以兼顾到生活,就像开了挂似的。

圈子里面确实有那种厉害的人,我自知的确不如,后来发现那些厉害的人,都有着共性,那是他们极度的自律,甚至到了自虐的程度.

当然,我觉得榜样的力量还是需要的,尽管自知是成为不了他们,也不可能,只希望成为那个不讨厌的自己,我觉得就可以了的,有时,生活还是需要一点阿 Q 精神,无论对待现实生活,还是朋友,多去想别人的好,而不去想别人的坏.

对于如何让自己变得自律些,自己也做了一些尝试,比如定时早起,坚持运动,这里给大家安利一些工具的,你可以用钱去促使自己刻意的去做一些事情

比如支付宝中阿里体育里面有个早起打卡,天天报名红包赛等的,如果你不定时早起,或者参赛了,没有达到相应的规则,那么就会有金钱的损失,我相信,无论是谁,都不会视钱而不见的

当然这种督促,只是一种手段,表现形式有很多,初心只是希望能够让自己变得自律些的,多多少少有些改变.

这个不仅仅只是支付宝有,如果你有细心发现,现在有很多工具比如 QQ 等,打卡赚钱之类的

当然某些平台或者一些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,于是各种刷宝,刷视频,走路,打卡赚钱等流氓应用软件接踵而来,应接不暇.

我以前是很反感鄙视这些东西的,但是看了一些经济,金融,商业的一些书后,令我改变了这种看法,它能够火起来,霸榜,肯定有它的道理的

你想要褥羊毛,人家就要放你的血.你会发现那些所谓赚钱的 app,跟病毒传销似的,跳来跳去,等你辛辛苦苦想要提现时,发现设置 N 种关卡阻碍,让你直到,吐血,放弃

这样一来,你所消耗的时间成本是最大的.最终沦为平台的收割机.

我个人觉得,还是尽早卸了吧,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免费的东西永远是最贵的,很多时间不知不觉就是被这些 app 应用给消耗了的。

用你自己喜欢方式去管理就可以了,真正自律的人也不需要这些工具.但只要是人,都有惰性,工具与规则只是一种约束形式。

其实支付宝它不仅仅只是一个支付工具,在自己使用的过程当中,你能看到它的产品,各种交互,每一个按钮,每一个板块,每一次活动,都是有自己的逻辑的.

不得不承认,阿里真的是一家非常伟大的公司,不仅仅是在技术方面,商业方面更是值得人尊敬.

尽管支付宝只是一个支付工具,但是它能够做到让很多人在里面逛得乐此不彼,可以吃,喝,玩乐,投资理财等,每天撒币,活跃用户,让你产生依赖,黏性,上瘾。

为什么支付工具如此赚钱?各大行业都想挤破脑袋做?什么刷脸支付等的,因为它有庞大的流动的现金流,在支付与付款中间,赚取收益

羊毛出现在羊身上,撒出去的钱始终都会回来的.如今的很多 app,它是具备训人的能力的

很多其他一些产品,灵感都源自于支付宝,借鉴了它的玩法,什么早起打卡比赛群,跑步群,领币抵劵等之类的

对于定时早起,是不是你有遇到过,即使闹钟响了,但仍然起不来的,响多少次,就关多少次的.

这里,我给一个比较好的建议,自己可以尝试一下,睡前,不要把手机放在床头边上,尽可能放远一点,早上能听到,需要自己爬来,并走起来关闹钟的.

人都有对闹钟反感排斥的反应,当你需要走起来,关闹钟,顺便去卫生间洗个脸,这时大脑下意识的反馈,要早起了,不能继续贪睡了,我自己试过,这个是可以减少赖床,一觉睡到中午的

你的时间花在哪里,成就在哪里,的确是这样的,2019 年有一些令自己比较兴奋的事,这是值得砥砺潜行的,但依然是不够的:

⒈ 自己开发做的小程序,开通了流量主,可以接广告,赚取微薄的收益

⒉ 微信订阅号也开通了流量主,接些广告,要知道从 0 个粉丝到 5000 个粉丝,是一个跨越,在没有做任何营销的情况下,算是对曾今熬过的夜,一点欣慰.虽然跟那些大佬比起来,不得一提,也没有什么影响力,但至少有了更大的动力,更文不是很频繁,有所欠缺,但也算是自己另外一个世界的自我独白,未来仍要继续

⒊ 自制开了几个专栏,尝试录了一些技术视频,图文,音频,视频,全网同步(可 B 站搜索 itclanCoder),涉及 React 基础内容(已更新完毕),React 进阶内容仍在继续,小程序云开发等也在更新中...体会到了录视频讲课真的没那么简单...

⒋ 建立了付费的社交圈,提供技术答疑解惑,虽然反响平平,但是至少做了尝试,以后仍需要多投入

⒌ 坚持每天记账,记录自己的衣,食,住,行.你会发现,原来自己这么败家,管住自己的嘴,自己的手是多么有必要.

自己也没有什么爱好,比较宅,如果说有的话,没事研究研究厨艺,看看书,算是一种吧. 也会放肆自己刷一些动画,算是弥补小时候缺憾,个人比较喜欢,斗罗大陆,武庚纪.动画很燃,很励志.

如果有认真看的话,你会发现唐三是斜杠能力很强的人物,武庚也是一个内心强大,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,在强大的对手,也无所畏惧.犹如打不死的小强一样,愈挫愈勇.

他们自身携带各种属性,排除唐三先天得到的资质,与生倶来的唐门绝技. 更离不开他后天的刻苦修炼,对小舞专情呵护,对队友的无私帮助.团战时的控制能力。一路带着队友战胜比自己强大的对手.

如果折射到现实生活工作当中,应该向唐三学习他那种具备各种斜杠能力属性,如何去拓展,给自己赋能。

向武庚学习他那不畏强权, 人若无名,专心练剑的意志. 当然,这个车开得有点远了...

平时也不刷抖音,不刷快手,也不刷朋友圈,甚至是远离了朋友圈.我记不得什么时候,关闭了朋友圈,只知道很久很久没有打开过朋友圈了的

那种疯狂晒文或者营销类的朋友,基本上都看不到了的,只有自己想看的时候,才会去看一下.

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很焦虑,浮躁,我觉得这跟自己接触的媒体信息是有关联的,甚至自己就是焦虑的制造者

焦虑是具备传染性的,有的人把焦虑做成一门生意,什么毒鸡汤之类的,着实令人头皮发麻

况且,到了这个年纪,朋友圈里,不是晒娃就是晒狗粮.有时候,眼不见,心不烦.谁,谁,谁结婚,生儿子,跟我有啥关系的。

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也并不是通过朋友圈那些点赞,评论而变得更加牢固的

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,不一定别人怎么样,自己就得怎样,我觉得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的

也许你可能苦于不知道怎么减少手机对自己的干扰,离开它肯定是不行的,主要问题是怎么减少一些令自己上瘾软件的时长使用,减少自己的负罪感.

如果这个东西能给你带一些什么,其实也没有什么,就看自己怎么利用,就像有的人利用抖音,快手赚钱,宣传自己之类的.

但如果自己觉得得不到什么,甚至是在消耗时间,入不了的圈子,那就别强进嘛.现在有的人,的确抓住了这一风口,加上媒体的各种吹捧,什么抖音,快手,淘宝直播带货.

这个行业头部流量是富了一部分人的,但我觉得不要被那些数字,背后带多少货的表现给欺骗了的。

人家不吹,怎么招商引资,圈钱上市,收割股民呢,甚至很多人的朋友圈都是假的.照片成照骗这种例子举不胜数的

遇到新鲜的东西,可以去了解,有时候也会有意外的收获,但是不能过度沉迷,最难的是怎么控制那个度,你是做那个创造者,还是接收者,取决于自己的使用

凡是容易上瘾的东西,都是携带"毒"性的.

我觉得与人相处最轻松的方式,就是没有压力,应该是互相尊重的.

有时候,无意间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人,或者有意思的事,自己都是可以借鉴的

就比如:我之前管理朋友圈其实挺杂乱无章的,找个人,总是靠记忆,但为什么一开始就不做个备注?分类?

有时候你发现跟人聊天,无论是陌生人也好,还是熟悉的人也罢,对方连个备注都没有

甚至找你帮忙的时候,哪怕是你最亲近的人,连你是谁都分不清楚,这就很容易引起尬聊.

有时候你在对方的世界里,也并没有那么重要,只是自以为然而已.

虽然这些细节也并不能说明什么,但是处理得好的话,它能让你比较舒适.

如今,对于毫无备注以及身份不名的人,我是直接会过滤掉的,还是有必要设置一些过滤机制.避免无效社交。

也不必事事告知,藏不住幸福,守不住秘密,也不要随意的把别人当信息垃圾桶

最终面对的不还是,得自己撸起袖子,加油干么.

多接触那些正能量的人.积极向上的人看到的总是希望,机会,而消极怠慢的人总觉得自己生不逢时。无论生活对你怎么样,还是要保持希望.自我激励

追逐内心,不断的自我迭代,在自己身上寻找更多的可能.或许这是我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启发

# 未来的展望与践行

对于来年,除了自身硬技能的多投入,另外就是要多额外拓展其他附属能力,例如:写作,演讲能力等

其实至始至终就是:要像一个产品一样,不断的打磨自己,不让自己的各个器官退化,不断的挖掘自身潜能,无论是自己的智商,财商,情商都是需要进行炼化,提纯的

读书,写作,记录,分享是一件非常值得坚持做的事情.内化经历,让自己的成长有迹可寻。

其实公司也是如此,一个不重视技术输出,文档沉淀,员工成长的公司,不是一个好公司,为什么很多从阿里,百度出来的人会感谢公司,而从猪场等有些公司出来的会诋毁公司的。

虽不能以偏概全,凡是都有例外,但它的确是一个值得拷问的问题,而从开源的技术影响力也是一目了然.

读书,写作也是能够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的.你自身的很多特质,只要科学的加以利用,它是能够实现你想要的.

如果你想要输出,那么就需要不断的输入,无论写技术博客也好,还是分享生活也罢,都是如此.而你对生活的态度,以及周边的所见所感,其实就是最好的材料

其实核心还是不断围绕着自己:我是谁,我能提供什么?以及我想成为什么样子?带着期许和执行力去不断的探索和寻找答案.

书籍
希望自己能够更加自律,在硬技能上多投入精力,有意义的记录并且能够创造出一些惊喜

也不知道为什么,现在越来越怕过年,也许是一年比一年更重要了的,对于时间,每个人都是公平的,但是怎么利用,却是一个值得自己灵魂拷问的问题.

曾今看到有位大佬说:当你没有动力时,看看自己银行卡上的余额以及链家上的房价.那么就应该知道自己当下做什么了的

我觉得很受用,但行多做,莫问前程.-致自己.

# 结语

很久没有这样做总结,一下子有点刹不住车,作为一个伪技术男,写此类软文是一件非常鸡肋的事情,但有些话不讲,总觉得有些遗憾.

我不希望自己仅仅就是个只顾低头打码,而抬头不看天的人

既要仰望星空,更要脚踏实地.愿往后不负时光,不负己。2019 已落幕,2020 再出发。

白色

关注公众号

一个走心,有温度的号,同千万同行一起交流学习

加作者微信

扫二维码 备注 【加群】

扫码易购

福利推荐